
超強FUN價?閃購節?
超厲害超殺價格
只怕你不敢看????
慎入?誇張便宜,膽子太小別點?
http://www.momoshop.com.tw/goods/GoodsDetail.jsp?i_code=3937542&memid=6000013861&cid=apuad&oid=1&osm=league
- 品號:3937542
- 歐洲三大戶外生活用品品牌
- 玻璃纖維與鍍鎳鐵傘骨具一定抗風
- 傘布有效遮陽和防潑水速乾設計


時事分享
反覆嘴巴破,總是好不了,最好提高警覺!35歲的鄭先生說,從國中起就常反覆嘴破,平均一個月發生2、3次,最高紀錄,一張嘴大小傷口多達十幾處,以為火氣大不以為意,直到日前痛到食不下嚥,腹部劇痛,體重一個月內狂瘦10公斤,就醫檢查才知腸道已潰瘍,確診是自體免疫疾病「腸道型貝西氏症」。
確診之前,鄭先生症狀已不斷,全身皮膚偶而冒出青春痘般的紅疹,也常鬧肚子痛,日前發燒、喉嚨痛,耳鼻喉科診斷為扁桃腺發炎、手術切除,但術後仍痛到只能臥床休息,他形容發病時真的是痛不欲生。
台灣消化系內視鏡醫學會理事長王秀伯表示,貝西氏症是一種全身性自體免疫疾病,免疫系統失控攻擊血管、黏膜引起發炎,病人從初期的眼、口、皮膚病變,到後期,關節、腸胃、神經、心血管系統都會受影響,體內如同歷經一場場嚴重內戰,千瘡百孔。
另一位23歲患者更晚才發現罹病,因為闌尾炎接受手術治療,術後病情同樣沒有起色,反而惡化成下消化道出血,末端迴腸更有多發腸潰瘍合併穿孔,醫師內視鏡檢查時,腸子如同火山噴發血流如注,只能手術切除多達90公分糜爛、穿孔的腸子。
國內貝西氏症盛行率約為10萬分之13,推估約有3000名患者,平均發病年齡為20歲至40歲,男性罹患率比女性略高,致病原因不明,多數學者認為與基因有關,而壓力更是誘發及加重症狀的危險因子。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肝膽腸胃科醫師林敬斌指出,口腔潰瘍是貝西氏症最常見的症狀,至於有消化道症狀的「腸道型貝西氏症」因診斷不易,通常會拖上3到4年,確診時多已腸穿肚爛,腸道滿目瘡痍,容易因感染風險而致命,是較難處理的一群患者。
台大醫院風濕免疫科主治醫師謝松洲提醒,貝西氏症的臨床4大症狀為:反覆口腔潰瘍、眼睛病變(葡萄膜炎)、反覆發作的外陰部或生殖器潰瘍以及紅斑結節或化膿性血管炎等皮膚病灶,尤其,多數貝西氏症患者初發病時以反覆口腔潰瘍為典型表徵,當一年內反覆口腔潰瘍發生3次以上,就要警覺。
謝松洲表示,另外眼睛有紅腫、疼痛、怕光及視力降低症狀,特別是出現視力障礙時,或是有外陰部或生殖器反覆發作潰瘍的情況,也建議盡快至風濕免疫科專科就診。除了傳統治療的類固醇、免疫抑制劑和手術,衛福部目前也已核准生物製劑用於傳統治療失敗的中度至重度的腸道型貝西氏症患者,只不過健保尚未給付。50AD54DF963CC84B